近日,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上海市艺术教育委员会、上海学生戏剧联盟主办,复旦大学、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承办,上海市戏剧家协会协办的第三届上海校园戏剧节闭幕。本届戏剧节以“戏出新生”为主题,鼓励校园社团围绕新教材展开创作,让美育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
上海市世外小学创编、排演的音乐剧《“鼠”,你快乐》在第三届上海校园戏剧节展演舞台上精彩亮相,经过激烈角逐,一举获得“优秀剧目奖”和“最佳导演”两项殊荣。该剧以小田鼠阿弗的视角徐徐展开,讲述了一个对特殊个体包容、理解和接纳,家庭成员间团结一心、相互扶持和快乐生活的温馨故事。
从确定主题、构思框架到起草脚本、撰写剧本,从购买道具、挑选服饰到设计意境、搭设布景,从塑造角色、分幕排练到贯穿剧情、完整合排,从唱段选择、匹配音乐到选择背景、制作媒体,从灯光编程、走台对光到妆容预设……《“鼠”,你快乐》全部由学校音乐组教师合作完成。
在展演结束现场,这个作品收获了评委高度肯定和赞扬:“整个作品完成度非常高,特别有韵味,趣味性很强,主题明确,情节合理,具有诗画意象表达,音乐剧元素的使用比较规范。每一个小演员表演得都很好,让人看到了不同的个性,着实让人欣喜!”
评委的点评不仅是对音乐剧作品《“鼠”,你快乐》的肯定,更是对一线教师日常工作的肯定。参演的12名小演员来自学校一至五年级。正因为老师们在日常一线的教学中用心了解和发现每一个孩子的特点,在创编过程中才能塑造出一个个灵动有趣、个性鲜明的角色。
其实戏剧的种子在世外小学并不是初绽萌芽。2007年,上海市艺术教育委员会和上海电视台联合举办了“音乐伙伴”首届上海市学生少儿歌舞剧比赛,学校的参赛作品《生日变变变》就曾获一等奖。2010年,学校成为全国儿童歌舞剧试点校,参赛作品《小眼睛 大世界》获一等奖并代表上海参加了由文化部举办的“歌声伴着我成长”优秀儿童音乐剧在京展演活动。2012年和2014年,又分别以参赛作品《心愿》《快乐都去哪了》获一等奖……最重要的是,这样的参赛经历在世外人心里种下了热爱戏剧、享受表演的种子。
在目睹了参赛孩子们通过动作、表情、语言、歌声、舞蹈等多种方式展示自我、表达情感的自信和投入后,学校决定把让个别学生受益的比赛变成人人受惠的课程,从2014年9月的三年级开始开设每周一节的戏剧课。戏剧课作为校本课程,一直广受学生们的喜爱。
每年毕业季,五年级的全体学生还会以一场原创毕业戏来为自己的小学生涯画上华丽的句号。备受瞩目的毕业戏承载着极高的赞誉与反响,它宛如世外小学艺术与文化的标志性象征。
近年来,世外小学创作的音乐剧作品《里·外》《嗨,汤姆》等不断涌现,学校坚信戏剧教育在滋养情操、完善人格和提高审美有着积极向上的作用。
一路播种,一路花开。世外小学将美育融入、落实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真正将立德树人的理念和实践多样化、全覆盖,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美、在展现中表达美,深入推进艺术教育事业,努力建设“令人尊敬的高生长性的学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