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和公告 > 学校新闻
学校新闻

疫情特辑|| 一起听!庚子初春,我们该记住什么(转载连播①--⑦)

2020-02-23

今天开始,我们和同学们分享《新闻引力波》为学生定制的疫情特辑,从疫情的“黑”历史、宅家和封城、现代科技抗疫、疫情中的大数据等等12个角度透视“新冠疫情”,帮助同学更客观、更直观地了解这次疫情,掌握相关领域的冷知识。

 微信图片_20200301132410.jpg

我们也鼓励同学们

多听音频、少看屏幕,

保护视力,注意用眼卫生。

以下是音频的原文,如果不方便听,也可以阅读全文。

 

第一集  14亿人并肩战疫

微信图片_20200301134215.jpg 

 

昨天原本是开学的日子,但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疫情,把你们、把老师都留在了家里。

你们今天所经历的一切,必将载入史册,也将深深印在你们的脑海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是中国本世纪遭遇的最重大的传染病事件,几乎所有的工厂都停工,所有的商场都关门,整个国家、整个城市都像按下了暂停键。

为了阻止病毒的传播,所有人都被迫待在家里,不能去公园,不能去影院,甚至都不能去小区的绿地里玩,真的是糟糕透了。今天,萌萌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下可恶的传染病,也认识一下这个糟糕的新冠疫情。认识过后,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我们要用整个国家的力量,以及我们每一个人的行动,去对付一个传染病。

其实说起传染病,你们一定不会陌生,因为流行性感冒就是一种;还有猩红热、腮腺炎、手足口病,你们应该也听说过吧。但这些都不是非常严重的传染病,及时吃药、休息,都会好起来。

除此之外,世界上有很多可怕的传染病,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新冠疫情算一种。在你们出生之前,中国还经历了一场重大的传染病,就是非典,或者说SARS疫情,你们爸妈一定和你们讲起过。

同学们都接种过疫苗对吧,很多疫苗就是对为了对付可怕的传染病。当然有一些病已经消灭,我们连疫苗都不需要打了。但我们必须对它们有所了解,才能让我们对大自然更加敬畏,并且不会再遭受它们的伤害。

历史上最具杀伤力的传染病应该算天花。这是一种古老而又猖獗的疾病,仅20世纪,天花就至少造成全球3亿多人死亡。天花传染性强,病情重,染病后死亡率可以达到30%左右。

鼠疫也是一种令人怕怕的疾病,也称为“黑死病”。从6世纪中叶开始,也就是1500多年前,人类经历过三次鼠疫大爆发,造成的死亡总人数接近1.7个亿。最长一次延续了三百多年,当时真可谓尸横遍野,人心惶惶,整个欧洲大陆丧失了三分之一至一半的人口。 

还有霍乱,这也是一种非常可怕的传染病。科学家认为它是非洲病菌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的变异。200年前,一种特别严重的霍乱病从印度恒河三角洲开始,蔓延到了世界各地,随后的6次大流行,使全世界数百万人失去了生命。此外炭疽、艾滋病、埃博拉等,也是非常可怕的传染病。

但同学们可能想不到,流行性感冒也有强大的杀伤力,不过这是发生在100年前,那时人类对流感的抵抗力还非常弱,也没有有效的药物。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快结束的时候,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发的西班牙流感,横扫全球,甚至连住在北极的爱斯基摩人都没能幸免,造成全球超过5亿人感染、至少5000万人死亡。

当然,人类在和传染病的斗争中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发明了很多治疗方法,刚才说到的疫苗就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不过,这一次最早发生在中国武汉市的新冠疫情到底有多厉害?为什么要让整个国家发动起来和它作斗争呢?

因为这是一个对人类来说几乎全新的疾病。它虽然和非典很像,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但它传播的途径、致病的原理,还是有所不同。比如我们知道它不仅仅损伤人的肺,还会侵害肝、肾、心脏等器官,对有些人说,病情恶化起来也很快。虽然因为基因技术的发展,中国科学家很快就确认了病毒的真面目,但我们对这个病毒的了解仍然非常有限。最糟糕的是,因为它是一种新的疾病,目前为止还没有可以治疗它的药物。所以当新冠肺炎在武汉地区爆发后,必须引起我们整个国家的重视,发动我们整个国家的力量来对付这个来势汹汹的传染病。

首先是把武汉这个城市封起来,不让带病毒的人散播出去。然后派全国各地的医生去治武汉的病人,我们上海就派了超过2000个医生和护士,解放军的医生都过去了。因为武汉的病人实在太多了,到今天已经超过4万个了,武汉的医生不但不够,而且有超过1000名的医生护士被传染,情况真的非常非常严重。除了派医生,全国各地的抗疫物资都纷纷送往武汉和整个湖北省,包括用于检测病毒的核酸试剂、检查肺部病情的CT机,还有医生穿的防护服、口罩等等。

由于武汉病人实在太多,原来的医院都住不进了,以致于好几个体育馆被征用来做为临时的简易医院,称为“方舱医院”。国家财政部紧急拨付5亿元,调集全国各地的工程师、建筑队,还有大量建筑材料,只用短短10天时间,在武汉造出了火神山和雷神山两座传染病医院。

大家想想看,要不是举全国之力去帮助武汉,按照这个病的传染速度,武汉的情况将糟糕到不可想象。随之而来,将是整个湖北省,乃至全国都会遭遇病毒爆发性流行,我们中国有14亿人口,后果真的是不敢想象啊。所以,除了用全国的力量去拯救武汉,我们全国人民都行动起来了。14亿人为了抗击疫情自觉待在家里,这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事。其实同学们也是其中的一份子,对吗?你在家里闷了20多天,这就是作贡献呢。别人不能传染你,你也不会传染别人,疫情就会被控制。

另外,你看无数的居委会工作人员、小区保安、志愿者在做外来人员排查、口罩预约、测温、宣传等等工作,警察还有医生在城市的入口检查车辆、登记入境人员。还有很多人的工作我们根本看不到,比如医生在手术室治病救人,很多科学家在实验室研究这个病毒,做药物开发和疫苗制作的工作。

同学们,坚持到今天,你一定觉得很累了对不对?对同学们来说,假日里不能到外面玩,不能和朋友见面,真是太痛苦了。但我们相信,走出家门的日子应该快要到来了,目前来说,全国范围疫情有所好转。著名医学专家钟南山院士说,如果一切顺利,疫情有望在4月前结束。让我们期待自由奔跑的那一天早早到来吧。在未来的日子里,希望同学们永远记住全国人民并肩抗疫的点点滴滴,从中吸取教训,也从中领悟公民的责任、团结的力量。



第二集  封城不封城,都是城市的责任

微信图片_20200301134458.jpg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谈论一个“封城”的话题。

122日晚上,最先发生新冠病毒疫情并呈暴发式传染的武汉市宣布,从第二天上午10点起,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无特殊原因,市民不要离开武汉,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恢复时间另行通告。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武汉“封城”。武汉“封城”应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面对重大疫情采取这样的行动。事实上,我们也看到,因为武汉比较快地封城,所以没有让更多的病毒携带者流向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目前来看,武汉的疫情确实严重,但相比之下,全国各地的疫情就好很多,而且呈缓慢下降的趋势。所以武汉的封城之举非常必要,也得到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各国的肯定。

作出封城的决定是非常不容易的。你们想,封城之后,武汉人民就不能往外走了,就得承受更大的被传染的风险。比如他们中很多只是春节时候回老家探亲的,但因为封城,他们将不能再回到北京、上海等自己的家。本来很多人有探亲、看病、旅游的打算,一封城,全部得取消。

因为封城,他们在城市里的活动也受到很大限制。地铁、公交都停了,甚至连出租车都很少,只能靠私家车。以至于有一段时间没有私家车的医生、护士都不能上班。可以说,武汉人民为阻止疫情在全国范围传播,做出了很大的牺牲,这是一种有责任、有担当的行为,值得我们尊敬。

武汉“封城”之后,全国各地都加强了疫情防控,包括要求市民没事都尽量待在家里。从外地进城的人被要求在家或集中隔离14天。一些较小规模的城市甚至实行了另一种“封城”,就是阻止外来人员进入本城,除了一些运送物资、食物和生活用品等特殊需要的车辆和人员。

在疫情最紧张的时候,包括现在,也有很多市民提出,上海为什么不封城?为什么我们不能阻止所有人进入上海,这样我们就安全了。但直到今天,上海仍然是一座相对开放的城市,在加强检查和隔离的前提下,上海没有对外来人员关上大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故事中了解上海为什么不封城

就说口罩吧。现在上海每户人家可以预约5只。但如果不是这么多外地员工紧急赶回上海加班加点生产,我们可能到现在5只也预约不到。还要靠城管、会计、中学老师笨手笨脚当临时工呢。

再说买菜吧。很多爸爸妈妈喜欢去清美生鲜超市买菜,虽然不是时时有保证,但起早点还是有的。但你要知道清美的蔬菜基地,员工清一色是外来人员。本来这些人都要休假到元宵节,现在年头上就匆匆赶来了。要不是他们,我们吃的鸡毛菜、生菜,还要靠乡下老爷爷老奶奶一根根拔,一根根扎,可慢了。

再讲个更重要的事吧。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现在同学们都知道吧?这个东西,全国三家定点生产厂全部在上海。过年前接到紧急指令后,这三家厂的外地员工没回老家的全部留下来加班,回去的赶快回来。到21日,试剂盒日产量达到77.3万人份,赶上了湖北和全国的庞大需求。要不是这么多外地员工睡地板上三班倒拼命生产,后果简直不敢想象啊。

此外,国内最大的CT设备制造企业联影医疗、国内红外热像仪领军企业巨哥电子、医用机器人钛米机器人等等,包括一些重要的抗病毒药物研发机构,基地也都在上海。你越深入了解,你会越深刻地感受到上海真是我国科研和高端制造业非常重要的基地。越有大事发生,上海的重要性就越突显。在对抗新冠病毒的“战争”中,上海输出的不仅是上千人的高素质医疗队伍,同时也是关键“高端武器”的主要供应者。同学们听了是不是感到很自豪呢?

 

 



第三集  沧海横流,呼唤英雄

 微信图片_20200301134952.jpg


微信图片_20200301135127.jpg

 

同学们,转眼间,我们一起齐心战“疫”的日子已经过去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放眼这段时间以来的疫情防控,我们从畏惧恐慌到奋起抗击,也从惊慌失措到从容应对。确实,困难挑战很多,泪水汗水也很多,但庆幸的是,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那么,当有一天,我们彻底告别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你是否能记得这场战役中那个最打动你的瞬间,或是那张让你印象最深的面孔?今天,波波想和大家介绍的就是这次疫情战斗中,贡献突出的几位英雄代表和他们的故事。

梁启超先生说:“时势造英雄。”其实每逢国家遭遇危难之时,那些挺身而出、解救人民于水火之中的英雄在同学们的教科书中并不少见。但谁也想不到的是,在这场特殊的战斗袭来之时 ,冲在最前面的竟然是两位“高龄勇士”。他们一位是84岁的钟南山,一位是73岁的李兰娟。

大家一定还记得,那张在疫情爆发初期,就已传遍全网的钟南山爷爷在高铁餐车上闭目休息的照片。当无数人急切地想要远离武汉、远离危险时,那趟列车,载着八十多岁的钟南山从广州赶到了疫情核心区。紧接着,这场战争在他的一句“新型肺炎确定人传人”下正式爆发。

这些日子以来,钟南山爷爷一边临危受命,担任着疫情攻关科研组长,和广大科研和医护人员在一线冒着生命危险攻坚克难;一边又扮演着人民群众的“定心丸”,在休息间隙通过新闻媒体的镜头抚慰人心。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他用坚毅的眼神给大家希望和信心;谈起患者,他湿了的眼眶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医者仁心。而更多时候,他就像家人一般耐心地告诉人们该如何防控,告诉大家该做什么,甚至该买什么样的口罩。百姓们也一呼百应地说“钟南山说不能出门就不出门”。

疫情之下,谣言四起,很多信息我们无从辨别真假。因为他,很多人都有了同一个共识,那就是相信钟南山院士说的。百度百科甚至还有个词条,叫“钟南山依赖症”,指的是中国民众面对公共卫生危机的时候,已经习惯从钟南山那里获得该危机的真实情况。

而同学们可能不知道,这份信任不仅仅是来自于今天,早在17年前的“非典大战”中,他同样作为领军人物为疫情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17年前在“抗非”一线的那一句“把重症的病人全都送到我这里来”,和17年后的这一句“谁都别去武汉,但我可以”,也许就是“民族脊梁”四个字最好的诠释。

和钟老一样,这场战役里还有一个一直在一线,和病毒赛跑的老太太,她就是李兰娟院士。

在疫情爆发后,面对不断从武汉扩散出的“病毒携带者”,她是第一个铿锵有力地面对十几亿人,提出建议“武汉封城”的人。在大家盲目疯抢双黄连口服液时,她立即站出来制止:“没毛病,不要乱吃药!”而在过去这段时间里,李兰娟院士和她的团队一直在武汉夜以继日地为抗击疫情而忙碌。如果不是同事爆料,我们可能永远也不会得知,这位在镜头前精神矍铄的七十多岁老人,为了抢救危重症患者竟然一天只睡三个小时!

从义无反顾驰援武汉,到潜心研究疫苗,从建议封城到怒怼谣言,如今70多岁的李兰娟依然坚守着医者的使命,在最危险的地方争分夺秒。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有一种称谓叫“国士”,用来形容那些才德盖世之人。此刻,我们也应该万分庆幸和自豪,有钟爷爷和李奶奶这样的“国士”在保护着我们,病毒似乎也不再那么可怕了。

在这次疫情中,还出现了一位“硬核的医生”,甚至有人说他是“第二个钟南山”。这位医生又是谁?相信同学们都不陌生。他就是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

从“党员先上”到“闷死病毒”,他的硬核语录层出不穷;从“儿童不易感染”,到“喝酒能防新冠肺炎”,他挨个辟谣。但他一次次的幽默发言,并不是为了哗众取宠博流量,而是出于一个医生的责任感。在很多权威一问三不知的对比之下,张文宏医生一边以“百姓最听得懂”的方式一直在疯狂科普,减轻大家的焦虑;一边以身作则,每个星期都去查房,跟病人“亲密接触”。

对很多同学来说,可能还是第一次和“疫情”相遇,但对于张文宏医生,早就是“久经沙场”了。2003年,抗非典的工作,他义不容辞;2013年,H7N9病毒来袭,他第一时间参与了抢救工作,甚至不顾个人安危,主动接触了10余例病例;2014年,埃博拉病毒病肆虐非洲,他组织感染科第一时间参与援助非洲的紧急救治工作;如今,冠状病毒席卷而来。他又一次挺身而出,并给医院定下了一个目标——“上海的病人不允许出现拥挤、交叉感染,不允许让病人住不上医院。”有这样的“男神医生”在,上海人民抗疫的底气也更加足了。

在这场伟大的战役中,还有很多同学们并不熟悉,但依然值得我们铭记的名字。

比如最早发现这场疫情苗头并和院方一起上报,在一线已经连续奋战了一个多月的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继先。

很早就向同事发出疫情警示,但最后自己不幸染上新冠肺炎,牺牲在救治病人第一线的武汉中心医院医生李文亮。

又比如身患渐冻症、妻子被感染隔离,却瞒着全院医护人员,率领600多名白衣卫士冲锋在前的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

也许我们还不能想象,为何他们如此坚毅又心怀大爱。但如果没有他们,我们这份井然有序的抗疫底气和自信,我们期待的春暖花开,又从何而来?

曾几何时,“逆行者”这个词越来越频繁地在我们眼前出现。其实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岁月,这些逆行的英雄一直是一个时代的中流砥柱。再回头想想,同学们,我们此刻所经历的这一切,不也正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吗?我们从小歌颂的那些课本上的英雄,和我们说的这些抗疫勇士又有什么两样?今天的钟南山、李兰娟,也是文天祥、戚继光,是董存瑞、邱少云,是雷锋、是鲁迅……不分年龄,不论时代,只要国家和人民需要,他们就会义无反顾地冲在最前线。

当有一天疫情平息,希望大家都能在心里记住和感恩这些英雄,也愿我们在面对大大小小的困难时,可以像他们一样勇敢、负责、有担当,尽自己的所能保护身边人,保护我们的国家。



第四集  逆行天使,侠骨柔情

微信图片_20200301140526.jpg 

 

亲爱的同学们,欢迎来到引力播。今年寒假,萌萌看到不少同学用画笔为医护人员插上天使的翅膀,披上坚硬的盔甲;用文字对医护人员传递感恩,表达钦佩。是的,这特殊的一个月,医生、护士,这一白衣群体的形象,深深印刻进我们每个人心中。

大年三十,除夕团圆夜,就在这一晚,第一批医务人员启程,驰援疫情核心区武汉。之后,几乎每天,我们都能在新闻里看到白衣出征的消息:百架飞机,划破寂静黑夜;白衣战士,前往荆楚大地。至今,已有3万多名医护人员,从祖国八方进入湖北,踏上战疫之路。

此行有多艰难?启程时,他们披上白衣,剪短秀发,箱子里的纸尿裤格外让人心酸,因为从头至尾那一身厚重的防护装备,他们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都要去克服。疲累时,他们在地上、椅子上和衣而憩,不雅的睡姿,却看哭了很多人。还有摘下口罩那一刻,脸颊上一道道深刻丑陋的勒痕,让我们心痛难忍。他们离开家人,奔走在离病毒最近的地方。

他们不怕吗?怎会呢?谁不想好好活着,谁又会无惧死亡。他们也是一个个普通人,是一些人的父母,一些人的儿女,一些人的妻子和丈夫,是有血有肉、有家有室、心有牵挂和不舍的凡人。但是 “若有战,召必至”,各家医院微信群里的报名通知一发出,应者便无数。一句句“我报名”“我参加”背后,是医者的仁心和柔情,在疫情灾难面前,他们选择向前一步,为我们遮挡风雨。

至今,全国1700多名医护人员确诊感染新冠病毒,一点都不夸张,他们,是用生命拯救14亿人于危难。这次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还有为数不少的“小汤山老兵”,有些同学可能都并不知道“小汤山”,这个同样让很多中国人刻骨铭心的地方。

2003年,你们还没有出生的时候,我们国家也经历了一场严重的疫情,SARS。北京小汤山医院,作为一座临时的传染病医院,用于集中收治病患;当年,也是各地医护人员驰援,不幸的是,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成为那一次疫情的最大牺牲者,占死亡人数的1/3

当灾难远去,伤痛也逐渐变淡,2003年之后的10多年里,医患之间的关系却没有我们想像中的和谐。有统计显示,80%的医院都发生过病人及病人家属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的事情。看病排队时间久了,不开心;药贵了,不高兴;病没治好,不痛快……很多缘由都能引发矛盾,一线的医护更容易成为撒气和诟病的目标。甚至有人视医生为仇人,拔刀相向。去年底发生的一起恶性杀医案件,举国震惊。

于法,恶性伤医,其实就是犯罪;于情,我们难道不该有同理心吗?同学们知道吗,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庞大的诊疗量,我们到医院经常看到一大厅的病人,生病真的不好受,但医生也是肉体凡身,也会累、会饿、偶尔也会烦。有句话叫“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我们不能平日里抱怨、冷眼,甚至打骂,一转身就让人家为咱们冲锋陷阵。

SARS后的17年,当可怕的疫情再度来袭,一名名逆行天使无畏请战,挽救生命、阻隔病毒。在这场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医护人员的形象值得被再次铭记,他们以一身白衣,以一己之力,守一方平安。 因而当他们脱下“战袍”,回归岗位,社会该体恤他们 ,给他们应有的待遇和尊严,收获职业的幸福感。

再者,医护人员的辛劳、不易和委屈,也值得被再次理解,他们因为救治病患,结果成了最先被感染上病毒的患者,因而 无论此时还是日后,我们都需要对人的生死,对当前医疗科学的发展,有一个客观理性的认识。还有,医护人员的这份职业,也值得被认真去看待。

同学们有没有想过,长大后成为一名医生?又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没有人愿意从医,我们的生活将会如何?

有一位医学生家长说:原来人生苦短,人要活出精彩,从医也是一种选择;如今的社会,浮躁功利,许多年轻人日思夜想当网红、赚快钱,根本静不下来。医者虽然很苦很累,但吃的是手艺饭、干的是良心活,那种内心的宁静、灵魂的安顿,非一般人所能体验。

你们知道吗?我们有两个职业的后面带一个“德”字,一个是教师,一个便是医生。为什么千百年历史,偏偏这两个职业要有“德”呢?我想,这固然有考虑医学的复杂性,更重要的是,医学和每一个人的生命紧密相通。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践行的,正是最初那句学医者的入学誓言。如果有一天,你也选择了医生这份职业,请一定以仁心仁术,救护生命;如果你没有从医,也请记住庚子初春的这个寒假,你看到的那些白衣身影,总是体谅、一直爱惜、永远尊重。





第五集  基因时代的反病毒战

微信图片_20200301140955.jpg 

 

同学们,听过之前的节目,你了解到正在发生的新冠疫情相当严重,不容轻视。虽然无法与医护人员、科学家一起奋战一线,但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今天,萌萌就要带着你从科技的角度,了解在现代生物与基因技术大发展的背景之下,人类与疫情这个大怪兽的斗争,会呈现怎样的局面。

要知道在古代社会,如果发生了一场疫情,大多会被归之于天灾。虽然古代的医者也懂得要采取隔离措施,并发明了一些治疗方法,但根本搞不清楚疫病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患者的死亡率也特别高。因此,往往一场疫情爆发,就会导致成百上千万,甚至上亿人丢掉性命。

而今天,随着人类生物医药科技的进步,打怪兽明显是更有底气了。

首先,人类可以用越来越快的速度找到致病根源。就像网红医生张文宏教授在一场科学演讲中说的那样,现在的传染病医生更像是一个病毒猎手,在对付传染病的时候,他们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到究竟是哪一种病毒在作妖,即使是一个人类完全没有见过的病毒,也要追寻到它的根源究竟来自何方。

2003年面对SARS之时,科研人员利用病原宏基因组测序,耗时5个多月鉴定出病毒基因。2013年禽流感来袭的时候,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鉴定病毒。而这次中国科学家利用宏基因组测序二代技术,只用了5天就追到了病毒真身。原来,它是一种类似SARS的冠状病毒,但其基因结构与传播途径等方面,又不完全相同,所以中国科学家给它取名叫新冠病毒。

说到这里还有个脑洞大开的故事。科学家非常好奇,造成100多年前那场5000万人死亡的西班牙大流感的病毒究竟是什么?有个叫陶本伯杰的美国病理学家想到,那场流感不是袭卷全球,连北极都没放过吗?那我们如果从阿拉斯加的冻土层找到当年感染者的遗体,不就可以找到这种病毒了吗?因为病毒在低温环境下可是能保存很久呢。你别说,还真被他给找到了,后来研究小组通过基因对比分析,认为西班牙流感可能就是H1N1流感。你说生物科技厉害不厉害,连100多年前的病毒凶手都能揪出来。

咱们言归正传,在找到病毒真身之后,首先就可以用来诊断一个病人,究竟是不是感染者。同学们想必已经知道了,新冠病毒感染者可能出现的症状和感冒非常相似,咳嗽、发烧、头痛、浑身无力。如果不能准确诊断,把他当作普通感冒患者处理,那他就会因为没有及时隔离,而传染更多人。

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针对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试剂很快就被开发出来,有四家企业被药监局火速批准通过投入批量生产,这四家企业有三家来自上海,其中一家每天生产量可达20万人份。这些检测试剂在一线的应用,使得大量的疑似患者被确诊或排除,为控制疫情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找到病毒真身,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研发针对性地治疗药物,及开发疫苗。病毒它非常狡猾,和细菌不一样,它没有细胞壁,是一个蛋白质外壳包着一些DNA,外面再加一层包膜。就像披着羊皮的狼,他们可以通过呼吸感染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利用自己的包膜混进普通细胞内部,然后劫持细胞来制造构建自身所需的各种零件,最后复制出无数的自己,脱离细胞,四处作案。传统的抗生素只能杀死那些引起并发症的细菌,而病毒是寄生生物,没有细胞壁,抗生素无法直接作用于病毒。严格来说,现在还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能够杀死病毒。对于这次的新冠肺炎,专家们也已表示,至今没有一款特效药。

没有特效药,不代表没有药物可以治疗。现在,科学家们都在应急药物上分秒必争,紧急攻关。尤其是对一批已上市药物开展抗新冠肺炎的新适应症研究,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就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日前,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上药集团联合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启动了羟氯喹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试验;此外,上海药物所还完成了4万样次化合物初步筛选,发布了30个潜在抗新型冠状病毒化合物清单,这将有力地推动抗新冠病毒肺炎药物的研发。在美国成功治愈一名新冠肺炎病人的抗病毒药瑞德西韦,如今已经被特许应用于治疗武汉的新冠肺炎病人。但由于这种药还在研究阶段,疗效和副作用都不是很清楚,目前的使用也是非常谨慎,尚未大规模推广。

再说疫苗。同学们小时候都吃过糖丸吧,这就是一种疫苗,吃了以后我们就不会患小儿麻痹症,而且“一次管终身”。

疫苗的原理不难理解,简单来说,如果人体从来没有见过一种病毒,当它入侵时,身体的免疫系统就会茫然无措,根本不知道怎么对付它,致使它可以长驱直入,为非作歹。但是如果我们把一些失去了活性的病毒主动植入到人的身体里,让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熟悉这种病毒,产生抗击能力。下次再有这种病毒入侵的时候,就可以精准攻击,好像一堆导弹发射过去,直接把它消灭掉。自从两百多年前第一款疫苗问世以来,疫苗接种显著减轻了全球性传染病引发的负担。

那么疫苗的开发过程是怎样的呢?列举其中一个方法:第一步是从感染者或动物身上直接提取出病毒来,这样获取的病毒叫做野毒株,但是这个毒性太强不能直接用于人体。为了降低毒性就得把病毒注入到动物体内,让它变异。病毒很不稳定,在不停传染过程中,毒性也会发生变化,只要观察动物的状态,然后找到其中毒性最弱的就行,这个叫减毒株。有了这样的好苗子,然后就开始进入量产阶段,还要有过滤、提取、动物试验、人体临床试验等等环节,然后才能批准上市。

除此以外,还有基因重组等方法开发疫苗。中国医药集团与中国疾控中心已经合作启动了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研发,现已完成了基因序列合成,正在进行重组质粒构建和工程菌筛选工作。

通常,一个疫苗从研发到上市,要经过8年甚至20多年漫长的研发历程。针对这次”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虽然早在病毒一有苗头时就启动,但仍需要时间,需要过程。当下,科研人员争分夺秒,日夜奋战,就是在抢夺这些时间。

目前中国科学家们将疫苗的研发作为重中之重的主攻方向,组织了全国优势单位进行联合攻关,加速推进疫苗研发,有多条技术路线同时推进,过去是一个试验结束看看结果后再进行第二个试验,现在把这样的周期变成并联的方式,很多试验在同步推进,每个工作节点精确到天。争取疫苗早日上市。好消息是当前部分疫苗品种已经进入动物试验阶段。

让我们一起致敬那些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们,还有那些在实验室与病魔赛跑的科研人员,相信我们一定能尽快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这个大怪兽!




第六集  人工智能、大数据、5G如何助力疫情防控

微信图片_20200301141334.jpg 

 

在之前的节目中,我们讲了很多在抗疫战役中美丽的“逆行者”。其实除了这些奋战在一线的英雄,机器人、视觉识别、大数据等人工智能技术,还有5G等新兴技术,也成为了体温检测、疾病防控、后勤保障等方面的有力武器。今天的节目,我们就来聊聊科技如何助力防控。

先来说说智能设备:由于新型冠状病毒会“人传人“,各类无人机器就派上了大用场。最近有位南京城管小姐姐登上热搜,她利用无人机进行空中巡航,发现有人扎堆钓鱼,就第一时间利用无人机喊话进行劝离。“小野鱼都居家隔离啦,请大家不要诱惑它、骗它出门!”

在医院、在隔离区等抗疫的主战场,无人配送机器人忙碌地穿梭前行,将餐食、日用品、药品等物品送到医护人员或患者的手中。借助配药机器人,操作人员不需要直接接触药物,避免药物交叉污染和空气污染。医用消毒机器人则能够在医院自动行走,用紫外线对病区进行表面消毒。利用这些机器人,不仅能缓解高危、特殊环境下的人力不足问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再来说说视觉技术:为了防控疫情,出入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的旅客都需要测温,但面对密集的人流,传统人工用“额温枪”一个个检测,显然不现实。AI测温系统则可以快速定位额头,对大量移动人群进行体温测定,即使往来者戴着口罩帽子,也能实现快速筛查,帮助工作人员将体温异常者一一找出。

视觉技术还帮上了医生的大忙。目前,快速筛查出感染患者是重要工作之一,除了核酸检测,CT影像也能帮助判断。但一名患者的肺部CT图像数量就高达300张,光凭医生肉眼的观察和对比,一个人就要5分钟到15分钟,想想那么多病人等着,可得把医生累坏了。别担心,处理图像是AI的强项,现在已经有公司研发了AI诊断技术,仅用20秒就能分析和判读患者的肺部CT图像,大大减轻了医生压力。

大数据和AI也在疫情预测等领域大显身手: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购物、出行、社交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为都在APP上进行,这些行为会产生海量的数据,这就是所谓的“大数据”。同学们能想到吗,在疫情管控中,这些看不见的数据也成为了得力助手。

利用出行数据,我们可以分析疫情爆发后多少人流向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多少人流向内陆广大农村,了解他们的分布态势,从而预测多少人可能被感染,帮助政府决策物资投放和管控手段。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大数据精确掌握散落在各地的隐性传染者,例如基于地理位置的大数据可以获知在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关闭前,有多少曾去过那里的人,跟踪信息,进而获得精准防控能力。李兰娟院士也表示,非典期间,要确定被感染者是否接触了病毒携带者或疫情高发区人群,难度很大,但现在不一样了,通过大数据,能够很轻松地确认这些问题,还能据此判断病毒传播特性。

一些数据企业也利用开发了“确诊患者交通工具同乘查询系统”“疫情数据实时更新系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自测评估系统”等工具,帮助人们做好自身防护。比如出行前,我们可以查询地图上的实时人口密度,选择避开人流密集的场所和路线。

利用这些工具,我们每个普通人还可以成为防控疫情的贡献者。在一些基于本地的疫情地图软件中,人们可以自发上传分享周边的社区公告、生活服务等疫情生活信息,自己也能查询别人发布的消息,比如周边的超市几点营业、蔬菜生鲜供应是否足够、小区为防控疫情采取了哪些措施、公交线路调整或停运情况等等。这些信息汇聚在一起,就能为亲友邻里提供宝贵信息,还能促进小区间的防疫经验交流与借鉴。用户也成为了主动生产和上传数据的一份子,分布式的数据源在特殊时期会成为官方数据统计的重要部分和重要补充。

还有5G通信技术。在“火神山医院”建设过程中,华为支撑湖北移动、湖北联通开通5G基站,三天内就完成了网络规划、勘查、设计施工、光纤铺设、架设基站和开通调测,为医院提供远程指挥、远程会诊、远程手术和数据传输等多方面服务。而同学们在家上“网课”、爸爸妈妈在家远程办公时,背后都也都有通讯技术的支持。

当然现有的科技也还存在问题。比如有媒体统计,在近期运送到武汉的机器人中,真正完成部署、投入使用的机器人数量占比不多。因为机器人要实现价值、有效运转,是一个系统工程,受疫情限制,技术人员无法前往现场进行技术支持,使用者也无法得到培训。事实上,很多技术距离规模化的落地还有很大的距离,停留在“故事好听实现很难”的阶段。

另外,大数据虽然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但获取这些数据是否经过人们的同意?个人隐私如何保障?在用户自发上传信息时,这些信息的真假如何来审核甄别?在我们为新技术欣喜和骄傲时,这些问题也需要深思。

无论如何,相比17年前的SARS,在这次“战疫”中,不论是疫情态势研判,还是防控工作的部署,新兴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效率,让人们对抗疫情有了更丰富的手段。而我们虽然足不能出户,但生活、工作、学习都没有因此停滞,足以见得科技的力量。相信在在这场来势汹汹的疫情阻击战中,人类的智慧一定能打败病毒,用“智慧”筑起安全防线。



第七集  新冠疫情下的中国经济,冲击与机遇

 微信图片_20200301142338.jpg

 

亲爱的同学们,从大年三十到现在,家家户户最缺的是什么?商店和网店里最好卖却买不到的东西是什么?对于我们打赢这场抗疫战争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可能大家都会脱口而出那两个金光闪闪的字——口罩。

疫情当前,又恰逢春节全民放假,一方面是大量的需求,一方面是远不够应急的储备和来不及恢复的生产线、物流运输线。这一下,同学们可是对经济学里最重要的一组关系,供需关系,有了切实的感受。当供大于需,就会出现我们常见的降价甩卖;而当需大于供,就会出现价格高涨,甚至有钱买不到。当然,对于疫情时期的口罩这样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国家还要发挥调控作用和手段,控制口罩价格,防止有人大发国难财。

其实,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不仅打乱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对经济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各行各业的发展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面临艰难处境。国家发改委秘书长丛亮日前表示,随着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关键阶段,要做好“两条线”作战的准备:“一条线”是抗击疫情,“另一条线”则是经济发展。疫情对中国经济究竟造成了哪些影响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受冲击最严重便是第三产业,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服务业。这很容易理解,为了防控疫情,需要避免人口大规模流动和聚集,我们都只能“宅”在家里,餐饮、旅游、电影、交运等消费需求自然大幅降低。

截至216日,民航春运期间累计旅客运输量3806.1万人次,比去年春运同期减少45.1%。春节档期间,20多天的电影票房收入仅有3300万左右,去年同期则达到近110亿,可谓颗粒无收。餐饮业更是遭受重创,据恒大研究院数据,仅在春节7天内,疫情已对餐饮行业零售额造成了5000亿元左右的损失。知名餐饮企业“西贝”的创始人也发声诉苦,表示如果依靠目前账上的现金,企业仅能支撑2-3个月。此外,建筑业、金融业、农林牧渔等行业也遭受波及。

行业龙头都开始发愁,中小企业更是岌岌可危。有的企业原材料和员工等流通运转受阻,无法按期交货;有的产品积压,无法正常销售;有的难以收回账款……在没有收入的前提下,中小企业还必须承担租金、工资、贷款利息等支出,举步维艰。

受影响的不只是国内经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进口国和最大出口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也是举足轻重。

前两天有个趣闻,说日本知名网红、公园一霸——奈良小鹿,由于中国游客锐减,最近过上了“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饿得被迫开始吃草。新加坡旅游局也发布预测称,疫情将导致新加坡2020年游客数量下降约25-30%

国内餐饮行业不好过,也让众多国外供应商很受伤。中国是新西兰龙虾最大的出口国,春节原本是其最畅销的时候,但今年中国客户纷纷取消订单,渔民们不得不把刚刚捕来的共100多吨大龙虾放生大海。

另一方面,由于停工、封城等防疫措施,许多工厂无法正常开工,依赖“中国制造”的外国企业也陷入窘境。疫情最严重的湖北省是全国四大汽车生产基地之一,许多国际汽车品牌的零部件都在这里生产,现在零部件短缺,韩国现代汽车在国内的生产线已经大面积停产。我们熟知的苹果公司的大部分产品也在中国制造装配,因为产量下降,苹果预计第一季将无法达成营业收入目标。

为应对这些困境,各地各部门已纷纷出台政策,在财政支持、金融支持、民生保障和疫情防控等方面,帮助企业同时稳定就业。就拿上海来说,政府出台的具体措施就有:拓宽疫情防控相关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减免企业房屋租金、对相关企业和个人给予税收优惠、延长社会保险缴费期等等,为企业“减负”。

与此同时,许多公司也勇担社会责任,各自发挥所长,互相帮扶,共度难关。比如受疫情影响,消费者采购食品和日化产品的需求激增,许多商用超市面临用工压力,新零售平台“盒马”便提出向暂时歇业的餐饮企业“借调”待岗员工,“共享员工”模式由此兴起,成为许多商家在疫情时刻灵活自救的一种方法。

海南省是上海冬季果蔬供应的主要货源地之一,疫情导致农产品销路不畅、运输困难、价格下跌,当地的果农菜农损失严重。上海百联集团获悉后,下单购买了27吨时令瓜果,并承诺统统买断经营,绝不压价。

不过,“危险”和“机会”是同一事物的两面,疫情虽然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了短期的下滑压力,但也催生出新的业态以及新的消费模式和商业模式。如影院、KTV等娱乐场所损失惨重,但在线视频、网络游戏等行业的收入有所提升。随着远程办公的需求迅速增加,相关移动办公软件的用户大幅增长。

许多传统实体经济也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供更多新产品和新服务,焕发出新生机。大型商场、书店开起了直播,让人们“云逛街”;海底捞等火锅店推出“自热火锅”,“关闭堂食,外卖自救”;“停课不停学”让在线教育异军突起,一夜停摆的线下教培机构也开始积极转型。

尽管在最近的在线服务和商业的风口中,探索和创新值得鼓励,可“吹尽狂沙始到金”,“风口”过后才是见真章的时刻。这些天,爸爸妈妈的手机里肯定安装了很多买菜送上门的APP,还有在线教育的App,但疫情过后还有多少App留在手机上,才是大问题。

“共享员工”、直播带货、电影线上发行、线上教育……这些在疫情中蓬勃发展的新模式,要想转化成真金白银,还要看疫情过后,这一波获得的用户,能不能成为长期使用的固定用户,而“后疫情时代”,经济发展的考验,还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