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和公告 > 学校新闻
学校新闻

疫情特辑|| 一起听!庚子初春,我们该记住什么(转载连播⑧--⑬)

2020-03-01

第八集  透明高效,方不负万千爱心

微信图片_20200301142725.jpg 

 

在开始今天的话题前,请同学们先和涛涛一起想象一下,如果给我们一双特别的眼睛,从空中俯瞰中国大地,你会看到什么场景?在涛涛的脑内,浮现出这样一个奇妙的画面:这片土地上升腾起无数爱心,它们可爱红润,散发出温暖的光芒。这些小爱心组成一道道美丽的光带,从四面八方涌动而来,源源不断地奔向新冠肺炎疫情中心——湖北武汉。今天的节目,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这些爱心和公益捐赠。

武汉疫情,全国来援。短短几天内,善款、医疗防护用品、蔬菜食品、日常生活用品……无数物资承载着全社会的善意与信任,雪花般地抵达武汉。我们看到了各地的“搬家式援助”“散装式援助”;看到无数普通百姓与企业的解囊相助;看到了海外华人与留学生到处“扫货”——大家说,全村的龙已经把最硬的鳞给你,武汉,加油!

点点爱心汇聚在一起,力量有多强大?根据官方数据,截至13112点,武汉共收到社会捐款25.86亿元;至30日,红十字会共收27笔社会捐赠国内防疫物资,口罩9316箱,防护服74122套。

然而让人揪心的是,在同一时间,武汉各大医院还在持续向社会求助物资。130日,武汉协和医院医生在网上发布求助说,物资即将全部用尽,恳请社会帮助,“不是告急!是没有了!”当时正是抗击疫情最紧要的关头,一边是源源不断的公益捐赠,一边是一线医护仍然缺少防护,这让大家出离愤怒,也失望至极。

于是,此次湖北疫情定点善款接收单位——湖北省红十字会便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网友细数不足之处,简直气不打一处来:物资分发的优先级明显错误,责任重大的武汉协和医院竟然没有第一时间领到物资,外界捐赠的大量口罩反而先给了从事妇科的“莆田系”仁爱医院。而且,红十字会对于救灾物资的登记和分发也十分混乱,大量物资积压,公示的信息也有一堆错误。

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瓜田李下的“失误”?通道有限、机构人手不足是主要原因。

有业内人士对红十字会的硬件与软件两方面作了分析:说到硬件,湖北红十字会既缺少接受大量物资的必要仓库,也不直接掌握大批车辆,面对短时间内涌入的大量物资,他们无法实现有效存储和调配。说到软件,湖北红十字会连一个像样的数据库都没有,现场统计还靠手动填写,所以效率低下、信息滞后。

此外,由于部分爱心人士并不了解医疗行业用品的使用标准,捐赠的用品很多医院无法使用。比如用于防范花粉过敏的口罩,普通的护理口罩,民用护目镜……这些物品都不能用于医疗防护,怎么筛选处置?数量庞大的社会捐赠,在去往它们应该抵达的“终点”之前,还面临重重难题。

但无论如何,“人手不足、精力有限”并不能成为应对混乱的借口,也无法让公众信服。有专家指出,红十字会的功能,本就是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比如战争、自然灾害、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所以,在平时就应该注意能力建设,要具备相应的动员和协调能力。

平心而论,在战“疫”的紧急时刻,要分配好如此大量的物资,肯定面临巨大压力,有时难免忙中出错。但越是这种关键时刻,工作越要精益求精,越要把钱和物用到刀刃上,真正解决燃眉之急。

在这次疫情中,有些机构组织尾大不掉、令人失望;幸好,也有人反应迅速、透明高效。

比如,一份来自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政府的捐赠明细公示,就在215日被夸上了微博热搜榜。因为,上面不仅详细记录了六七位数的大额捐款和大批医疗物资,就连每一笔看似微不足道的捐赠都有列出:1斤茶叶、2箱方便面、284消毒液、30元现金……连谁送了几个鸡蛋都写得清清楚楚。除了公示“钱从哪里来”,英山县政府还清楚地告诉大家“钱到哪里去”了。网友称赞道:透明、公开,分明是满分答卷!

另外,不得不说的就是韩红基金会,在疫情初期,他们就已积极行动起来。125日,韩红团队的第一批支援物资已经到达了武汉,第二批物资已经准备出发,而这一天是大年初一。“一袋方便面都要公示”,韩红团队在官方微博上定期公布的物资清单,小到消毒湿巾,大到救护车,这样的执行能力让人安心踏实,也赢得了众多网友的认同。

这之中还有一段小小的插曲。疫情期间,有网友举报韩红基金会存在违法行为。对此,220日晚,北京市民政局调查结果表示,韩红基金会自成立以来,总体上运作比较规范,特别是在抗击疫情中做了大量工作,应予以支持和肯定。但也发现部分投资事项公开不及时,在未取得公开募捐资格前有公开募捐行为,已要求限期改正。韩红基金会回应,在工作细节上仍有需进一步努力的地方,未来将继续依法、合规开展各项工作。

或许,做慈善很难,需要经常面对社会各方面的质疑和监督。但只要心中有爱,何惧跨越江海?每一笔善款背后都是一颗炽热的心,相关机构有义务用清晰透明的数据、真诚公开的态度,将每一笔钱、每一批物资的去向对公众讲清楚、写明白。

疫情之下,我们应当考虑的是如何避免重蹈覆辙?有网友建议,可以在网络上直播工作流程,方便全国人民随时监督,公开透明;也有专家建议,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可以考虑特事特办,整合社会力量,开放民间通道。

归根到底,慈善机构应当是一座桥,而不是一堵墙。透明高效,才能不辜负全社会的爱心和信任。




第九集  诗词之美,直抵人心

 微信图片_20200301143005.jpg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亲爱的同学们,欢迎来到今天的引力播。大家觉得有点奇怪吧,萌萌怎么念起诗来了?没错,萌萌这几天一直沉浸在诗词之美中,所以也想和大家分享分享。

在这次疫情阻击战中,有几句诗词突然间刷屏走红了。“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是日本舞鹤市给友好城市中国大连捐赠的物资上,写的两句话。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送柴侍御》,送别他的一个朋友时,王昌龄说: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怎会是身处两地呢。言外之意,虽然分开了,但我们依然同处一片天地之下,心连心,一家人。

在另一批日本捐给湖北的物资上,写着八个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出处是1000多年前的唐朝,当时日本派人来中国学习佛法,日本长屋亲王命人制作了一千件衣物,赠送大唐的高僧们;“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正是衣物上绣的字,据说感动了鉴真大师,所以才前往日本传法。它的意思和王昌龄那句相近:虽然山川大地属于不同的地方,但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呀。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也是这次日本捐赠物资上的八个字,出自《诗经》,原文里还有几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忙找到全文来阅读,这首诗其实是秦人战士勇敢互助的请战书:谁说你没有军装啊?我和你同穿那套罩衣,表达的是一种携手同行、患难与共的情感。

疫情之下,日本人民不仅赠予我们宝贵的物资,还送来了温暖雅致的中国诗句。他们的心意和情谊蕴含在这几句诗词中:虽然中日是两个不同的国家,但是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能感同深受,我们愿意帮你们度过难关。可以说,诗词,准确而美好地表达了这个一衣带水的邻邦,对我们的关切。

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这几句话为何能引发那么多共鸣啊?萌萌觉得,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古诗词之美,直抵人心。在我们每个人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背过“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些朗朗上口的句子,也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诗情画意。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古诗词最终会离我们越来越远;毕竟,生活日新月异,要学的东西排山倒海,时间阻隔了很多人和古诗词的缘分。

但这次疫情中突现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是不是能让大家更愿意多花点时间去亲近我们的古诗词呢?很多时候,诗词能给语言匮乏的人生场景,提供非常好的表达方案。怎么理解这句话呢?在我们漫长的人生中,总会有一些时刻,心中百感交集,嘴里却感词穷,无言以对,难以表达的时候,如果能信手拈来一句古诗,会不会酣畅淋漓?

比如,好友要远走他乡,你心中不舍,可以说: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你要远行,好友相送时,可以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一人在他乡思念亲人时,“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能否恰到好处地宽慰自己?又比如,当你置身江南湖光山色中,感慨万千时,“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否恰到好处?当你西行大漠,走下越野车,抬眼望去的那一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可否抒发胸中所感?

网络时代,各种表达越来越碎片化、娱乐化,但我们依然需要具有美感的表达,美好的文字,能治愈、能慰藉,可引发共鸣,也能打动人心。说到这儿,萌萌突然想起,在这次白衣天使出征驰援湖北的一个送别场合中,一名男子举着字幅,上边写着:“衣白褂、破楼兰,赤子切记把家还”。疫情当前,白衣出征,但你们一定要平安归来呀,我们等你。那么美的文字,那么有力量的叮嘱,此情此景,这句短诗中的牵挂和真情,让无数人泪目,网友说“他举起了14亿人的心声”。

当然,亲近古诗词,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美,还因为它真正是“我们的”“民族的”,学习古诗词是对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承,很多中国古诗词中都包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观念及价值观念。就像王昌龄在《从军行》里写到的“不破楼兰终不还”,表达的是一种矢志不渝保卫祖国的信念;再比如唐朝诗圣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诠释的是对浓浓亲情的依恋和珍惜;还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千古名句,体现的则是一种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精神。

几千年大浪淘沙,古诗词的真善美却依然存在,一些壮志凌云、心怀天下、思想深刻的古人,将他们的品质留在诗词中,传给我们,你说,我们是不是也得一起努力,去把这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呢?

最后,还有一个“小插曲”,萌萌也觉得值得和大家一说。在“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刷屏后,有人开始争论,“风月同天”和“武汉加油”这两个口号,到底哪个更好?其实,雅俗可共赏,情真才是最重要的。说话、表达的最终目的,不是仅为了美、或为了炫耀,而是我们真的有话要说,有情感要抒发。日本人将诗句写在捐赠物资上,相信也不是为了炫耀文化,而是觉得它们能贴切地传递出心中的关切和爱。

文字之美,美在真诚,美在走心。如果没有心,再华美的句子,也会因缺少灵魂而失去共鸣。

在经历了庚子初春的这个特殊假期后,希望同学们心中有爱、有担当,也有美好的古诗词相伴;美好生活,诗和远方,都终将回归。




第十集  疫情下的谣言与真想

 微信图片_20200301143410.jpg

 

亲爱的同学们,从武汉的疫情发生至今,大家从各种新闻中看到的几乎全是和疫情相关的信息。爸爸妈妈是不是也是一有空就在那儿刷手机呢?你别看他们坐那儿躺那儿不动,其实他们在看来自各种渠道的消息:官方数据、民间数据,主流媒体、微博,同事群、家庭群,中国科学家怎么说,外国科学家怎么说……可是忙得不得了。

你可能看到过他们一惊一乍地分享某个爆炸新闻,过两天可能又会说,原来那条信息是假的。的确,在浩如烟海的疫情新闻、消息当中,一系列凭空杜撰的假新闻、别有用心的谣言和未经谨慎审核的消息都会随之而生,别说是学生,连成年人有时也会上当。今天就和同学们聊聊有关谎言和真相的事情。

涛涛先来说几条“新闻”,你来判断一下是真的还是假的。第一条,有30万湖北籍境外旅客打包回上海机场。第二条,“双黄连”口服液对治疗新冠病毒有奇效?第三条,一男子口罩上喷酒精,在经过84消毒的电梯里瞬间死亡。

听着有点儿荒谬是不是?怎么会有那么多湖北籍境外人士到上海呢?飞机有这运力吗?新冠病毒那么容易治,疫情不就宣告结束了?酒精遇84消毒液会死,那不是早就有很多人因此丧生了?嗯,没错,这几条新闻其实全都是假的。不过,这些可都是一度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的新闻呢,流传很广,也说明了有很多人信以为真,或者内心想要信以为真。

那么,在铺天盖地的各种信息面前,我们如何分辨真伪呢?这就需要同学们具备一种素养,它叫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首先是使用媒体获得信息的能力。媒体包括电视、广播、报纸网站、微博微信等各种渠道,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每天浏览信息、或定时收看收听某档新闻节目的习惯,没有的话也可以培养一下。其次,就是带着思考看新闻的能力,这不仅是说你看懂了这条新闻在表达什么;还要进一步思考表达的究竟合不合逻辑,是全面的还是片面的,有没有自己的立场和目的?第三就是进行内容生产的能力。在我们这个社交媒体时代,同学们也可以通过发照片、发状态、发文章来记录自己的生活与意见,一定程度上也是信息的传播者喔!

涛涛再来教大家一些查证事实的方法。首先你可以使用一些工具。有很多网站专门收集各种谣言,并辟谣,提供真相,或者帮助别人鉴定信息的真假。在这次疫情期间,就有腾讯等信息平台上线了专门的辟谣网站。

此外呢,可以查找信息源。就像每条河流都有发源地,信息也是有源头链接的。你一路向上搜索,去发现这个机构、网站真的存在吗?他们真的做了他们所说的事吗?他们一直以来是不是值得信任呢?有人曾通过层层追索的方法,发现有个活跃在多个电视台,身兼多个专家身份的“专家”。她一会儿是西藏卫视的苗族医学传人,一会儿是河南有线电视专治糖尿病的北大专家,有时又换上蒙古服饰变成了蒙古医学后人,她甚至还给自己按了个“中华中医医学会镇咳副会长”的职务,而这个机构职位,它根本就不存在。那你想,她说的话能信吗?

有时你也要留心各种信息渠道,如果一件事情有人这么说,有人那么说,你就要当心了,它很可能会出现反转再反转,直到最后搞清楚真相之前,你切不可只相信了其中的一个片段。

涛涛还要提醒大家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事实是事情本来的样子,观点则是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就像名侦探柯南说的,事情的真相只有一个;而观点却是因人而异,可以百花齐放的。所以大家对事实要带着苛求的态度,对观点大可以心胸开放一些,海纳百川。

最后涛涛要和同学们分享一个美国最富盛名的记者、社会学家李普曼提到过的故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之前,太平洋的小岛住着几个英国人、德国人和美国人,他们彼此之间和睦来往。由于地处偏远,登载一战爆发的报纸迟了好些天才送到。对于这些岛民来说,他们突然成为彼此的敌人,不是从战争真正开始的那一天,而是在报纸送到的那一天起。为什么呢?对,因为从这一天起,他们处在了彼此敌对的舆论环境之下。

李普曼是想告诉大家这么一个道理,真实世界和我们感受到的真实之间,有时并不一致。在我们和真实环境之间存在着一个虚拟环境,这个环境就是由传播媒介通过对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后营造出来的一个环境。生活在我们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虚拟环境对我们的影响比起当年李普曼所处的时代,又增强了不知多少倍,我们会比以往更多地获得新闻,却也更容易困惑;我们似乎更容易看见“真相”,但追究真相也更难。

不过无论如何,随着时代前进,人们也是越来越离不开信息,信息意味着机遇,意味着真实,甚至意味着生存。希望你们能留心观察媒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各个层面所扮演的重要作用,成长为一名具有高度媒介素养的未来公民。



第十一集  大事件中,呼唤每一个人的公民责任

微信图片_20200301143816.jpg 

 

同学们一定都感受到了,当我们的“宅家功力”正一天天”修炼”得更强时,疫情也在一天天变好。

这些天以来,我们一起看过太多满是勒痕的白衣天使,听过太多救死扶伤的动人故事。我们为一封封“请战书”落泪,也更明白了一句“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后面,那份沉甸甸的使命和责任。但在一线之外,还有千千万万的凡人英雄们,同样在为了防控疫情一刻不停地战斗着。他们没有言语,甚至没有一个镜头,却同样在不舍昼夜地,用自己微小的力量支撑着整个国家。他们从来不奢求被记住,但依然值得我们铭记。

在肺炎确诊人数日益增多,医疗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一场生死竞速正同时展开。28日,武汉雷神山医院正式收治了第一批共30名肺炎患者。至此,两个为抗击新冠肺炎兴建的临时医院——火神山与雷神山医院均投入使用。从开工到建设,短短十余天时间,我们共同见证了两座可以容纳千张床位的超级医院从无到有,拔地而起。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通过手机直播,当过两座医院的“云监工”?如果有,大家以前经常在引力盒子听见的“基建狂魔”,这一次也算切切实实见证了一把。

但其实,中国速度的背后,是无数来自五湖四海的劳动工人、企业组织和建设者们,不眠不休地默默支撑。这群“与时间赛跑”的人里,有在他乡辛苦劳作了一年,却放弃春节难得的回家机会,自己打车赶到工地的河南大哥;有除夕夜还在陪家人跨年,听说火神山医院需要人,就二话不说放下了碗筷,连夜带着自己的工人赶到了工地的湖北包工头大姐;还有在施工过程中手指骨折,只用钢片和胶带简单包一下就继续干活的潍坊小伙……在赶去工地前,没有人谈过工钱,在建设完工后,还有很多参加建设的工人坚决不领工资。正如一条微博高赞评论所说:哪有什么“基建狂魔”,都是血肉之躯们用命筑成的堡垒!

疫情之下的城市,像是按下了暂停键。但总有一群人,每天匆匆忙忙地穿梭在清冷的街头,像独行侠一般从这儿到那儿,一丝不苟地,继续维持着城市的运转,他们就是快递员、外卖小哥和物流师傅们。

他们冒着感染病毒风险,顶着寒风冷雨,加班加点,赶着去药店和超市,赶着去医院和社区,帮女孩儿上门喂猫,帮老人排队买药,帮医院输送物资。特殊时期,大家都怕出门,怕接触人,为什么他们不怕?他们也都是普通的血肉之躯,也有同事不幸被感染,又不是金光护体,百毒不侵。

但是因为他们知道,在这万家灯火里,可能有因为年纪太大行动不便的老人,在焦急地等着一盒救命药;也可能有因为疫情全家被隔离,没办法出门采购生活用品的家庭,在无奈地等着一顿饭……而对更多足不出户的人来说,他们多送一份外卖,也许就能减少一个家庭感染的可能。

以前我们都说外卖小哥是美好生活的守护者,现在才发现,关键时刻,他们还是生命的守护者。

记得前几天,央视财经就报道过武汉的一位90后“快递小哥”,在武汉封城限行期间,为2000户隔离户义务买菜送菜的故事。为了在特殊时期解决居民生活急需,这位小哥不仅每天工作超过15个小时,一家一户亲自送菜上门,还动员了自己的母亲、妻子,帮助附近居民收取快递、分拣送菜。而为了避免把病毒带给家人,他每天回家都是在沙发上简单打个盹儿,第二天天还没亮,就又出发去给大家买菜去了。

很多小区孩子称他为“圣诞爷爷”,而对居民们来说,他匆匆的脚步声,已经成了大家心里最大的依赖和安慰。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些奔跑的小哥们,意义早已超过了送来的是萝卜还是青菜。正如一个武汉市民说:“只要外卖员还在跑,我们的城市就不会停下来。”

而在这次特殊的工作中,有一群离我们最近的“守护神”,他们就是事无巨细的社区工作者们。

白天,他们戴着简单的防护口罩,背着几十斤的消毒喷桶,深入街头巷尾、犄角旮旯进行消杀。夜晚,他们还要拿着厚厚的登记簿,走进千家万户开展排查,为千千万万的人民营造一个安心的环境。

防治疫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居家隔离,部分群众防控意识淡薄。为了让百姓们认识到疫情的严重性,不少社区工作者主动创新宣传方式,用紧跟潮流的“洗手disco”、沿街宣传的小喇叭,打通了防控疫情的最后一公里。

还有一些因为疫情被隔离的小区,居民们需要在家中自我隔离,生活物资往往储备不足。为了保障居民的正常生活,社区工作者还要每天亲自上门送大米蔬菜,为大家进行心理疏导。有的社区工作者担心把病毒带给家里年纪尚小的孩子,甚至几周以来都是随便在单位找个椅子凑合一晚。

很多人都说,疫情就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了人间百态。在抗“疫”期间,还有千千万万坚守岗位的公安民警,勤勤恳恳的环卫工人,源源不断为疫区人民输送物资的货车司机……这些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的凡人英雄们,在国家面临大考验之时,上演着一幕幕“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责任和承担。正如很多网友所说:“你们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

我们要知道,疫情当前,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虽然抗击疫情不需要每个人都上一线去赴汤蹈火,但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防控疫情责任链上的重要一环。社区干部、快递小哥、建筑工人、运输司机,以及我们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在这样的大事件中,都需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尽好公民责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才能不给疫情继续蔓延的机会,为战疫最后的胜利提供坚实支撑。而今天涛涛和大家聊的这些凡人群体,无疑给我们做出了最好的榜样!让我们为他们点赞。



第十二集  抗疫,地球人共同的战争

微信图片_20200301144114.jpg 

 

亲爱的同学们,欢迎来到《新闻引力播》。最近宅在家经常看新闻、刷微博的同学,对“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句话一定不会陌生。这是出现在日本捐赠给中国的医疗物资外包装上的一句话,意思是“我们不在同一个地方,未能共享同一片山川,但当我们抬头的时候,看到的是同一轮明月”,换句话说就是“虽然我们所处的环境不同,但我们的心意是相同的”。

就像日本友人说的那样,这一次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一时之间,国内防疫物资告急。就在这时,许多国家主动伸出了援手,给予我们宝贵的帮助,他们有的捐款捐物,有的从心底给我们加油鼓劲,让中国人感受到了浓浓的情谊和温暖。

涛涛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为了援助武汉抗击疫情,俄罗斯给我们捐赠了183立方米的医疗物资。说起来,涛涛还是第一次听到用立方米做物资计量单位的。好多天以后,俄罗斯驻华大使馆才“低调”地发了条微博,说这批物资总重量超过23吨。为什么是183立方米呢?因为扛着物资来的那架运输机的最大容量就是183立方米。也就是说,俄方拉了一整飞机的援助过来。和物资一起来的,还有5名俄罗斯医疗防疫专家,他们将和中国专家合作研制疫苗。这个专家团是我们抗击疫情以来,第一个来中国开展疫情防治工作的外国专家团。俄罗斯人说,在这个艰难的时刻,俄罗斯和中国同在。

被中国人亲切地称为“巴铁”的巴基斯坦说,愿意调集全国所有的库存,向中国提供物资援助,巴基斯坦人民将坚定地和兄弟的中国人民站在一起。

柬埔寨首相洪森是疫情暴发以来第一位访问中国的外国政府首脑。他说,我临时决定在这个特殊的时候来中国,就是为了展示柬埔寨对中国抗击疫情的大力支持。

还有一个大部分同学肯定听都没有听到过的国家——赤道几内亚也向中国捐了款。赤几是一个非洲“小透明”国家,2018年的GDP还不如武汉市GDP高,经济很不发达,但他们还是“硬挤”了200万美元给中国,帮助我们渡过难关。像赤几这种自身并不富裕,但依然想尽办法给中国雪中送炭的国家还有好几个。

再看我们的“邻居”韩国,他们在驻华大使馆外拉了一条横幅,上面写着“中国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中国加油”。向中国提供了6亿韩元援助物资的首尔市市长说,五年前,首尔因为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遭受痛苦的时候,北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现在,该是首尔报恩的时候了。

在这次援助中,收到称赞最多的,就要数邻国日本了。疫情期间,日本许多地方在第一时间向中国捐赠了医疗物资,还贴上了印有诸如“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贴纸。

在日本大阪的街道上,挂上了中日双语标语,为武汉加油祈福;不少店铺平价甚至打折出售口罩;还有很多日本网友到中国驻日本使馆社交媒体评论区,给中国人打气。他们说,我们常讲患难见真情,日本愿意举全国之力,不遗余力地向中国提供一切帮助,和中国共同抗击疫情。因为“邻居遇到困难,帮助是理所当然的。”

除了提到的这些,还有很多国家向我们施以援手,这些温暖人心的举动,这些沉甸甸的援助物资,承载着深厚的情谊,值得我们铭记在心。

还有一件事让波波听后十分感动,那就是在125日日本厚生劳动省举行的记者会上,有记者问日本国内第三例感染者是哪个国家的人。发言人说,现在防止在日本国内二次传染才是首要任务,国籍和这个目标无关,他们只是病毒的共同受害者,所以不会公布患者国籍。日本官员还呼吁民众不要歧视中国人,因为不是哪个国家的某个人是坏人,病毒才是坏人。

说的一点也没错,坏的是病毒,而不是人。病毒没有国籍,防疫也没有国界。人类和鼠疫、非典、埃博拉病毒等各种病毒交锋的经验告诉我们,战胜疫情的唯一途径就是所有国家团结合作,共同努力。

在这次防控疫情的过程当中,中国也一直和国际社会保持着密切的合作。世卫组织表示,中国科学家在两周内分离病毒,进行基因测序,并同世界分享结果,速度非常快。也正因为中国在第一时间识别出病原体,并在公共平台上分享了基因序列,才避免了疫情更大范围的扩散,为世界防疫树立了新标杆。基于这组基因序列,用于检测病毒的工具才能很快被开发出来,其他国家才能够做好准备,有能力检测本国可能发生的感染病例。

这几天,日本确诊感染新冠病毒人数正在不断攀升,成了除中国以外确诊人数最多的国家。之前日本的真诚援助,中国体会到了;而日本现在的紧急情况,中国也感同身受。外交部发言人18日说,尽管现在中国国内疫情的形势还十分严峻,但我们愿意在努力抗击本国疫情的同时,积极向日本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在知道日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不够后,中国便紧急向日本捐赠了一批试剂盒。网友们也纷纷留言说很担心日本,呼吁他们不要再捐物资了,多给自己留一些。这或许便是真正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吧。

艰难时刻,或有形的防疫物资,或无形的精神支持,不同国家和人民用不同的方式给予我们支持、表达信任、传递信心。一个个温暖的举动汇聚成了人间善意的洪流,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相信有世界各国的大力支持,有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只要抵过寒冬,必将迎来暖春。



第十三集  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微信图片_20200301144327.jpg 

 

亲爱的同学们,欢迎收听今天的《新闻引力播》。在今天的节目开始之前,涛涛想留给大家一道思考题,这是一张图片:图片上有一座山,山巅上架着一根平衡木,一只熊和一个人分站两端,人的手上扛着一把猎枪,正瞄准熊。那么,当人类开枪后,会发生什么呢?大家先想一想,听完今天的节目,我们再来揭晓答案。

转眼就要进入3月了,春暖花开近在眼前,我们和新冠病毒的斗争,似乎也临近尾声了。每个人都开始憧憬,当一切结束,生活被重新按下播放键后的样子。

是的,时间是最好的疗伤剂,无论如何刻骨的伤痛、难忘的教训,似乎都会被时间这个神奇的东西所淹没。中国人有句老话叫“好了伤疤忘了疼”,一点都不假。

17年前,2003年的初春,一场由广东爆发的非典疫情迅速蔓延至全球,至数千人感染。非典型性肺炎又叫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是一种由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当年疫情爆发的地区,工厂停工,学校停课,到处都是隔离带和检查站,给经济生活带来了严重伤害。

后来,大量研究证实,SARS病毒源于与野生动物的密切接触。当时一度,食用野生动物者被口诛笔伐,保护动物的呼声高企,人们对于如何与动物、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考也连篇累牍。

但遗憾的是,十七年后,覆辙重蹈。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源目前虽还未最终确定,但是在疫情集中爆发的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病毒溯源的环境样本检测结果显示,此次疫情的爆发与野生动物高度相关。

这些年,有人依然“吃遍天下无忌口”,他们怀着对自然的傲慢和无畏,捕杀、交易、食用野生动物。同学们还记得动画电影《葫芦娃》里的那只穿山甲吗?它为了救橙娃和爷爷,被蝎子精扔下了悬崖。

可现实远比电影残酷。这个小动物长着一身坚硬无比的盔甲,遇到危险,就会缩成一团球,任你老虎还是狮子,都拿它没办法;因为这身铠甲,它已经在地球上自由自在生活了4000多万年,直到它们遇见了人类。人们用各种方法诱杀它们,水煮、火烧、剥皮,这个属于自然界的生物,变成了人类的食物和药材。穿山甲是全世界走私最多的哺乳动物,因不断被猎杀,已濒临灭绝。

可为什么总有人喜欢吃野生动物?或许因地域习俗,或许是好奇贪嘴,也或许是迷信玄学,说什么能滋补身体、能治愈疾病。但事实上呢,野生动物往往是病毒的“蓄水池”。比如,蝙蝠身上能携带100多种病毒,SARS病毒、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等等,都是最早在蝙蝠体内发现的;果子狸身上携带多种体内寄生虫以及狂犬病病毒;野猪携带多种蜱虫种类,可传播回归热、出血热等疾病。

地球诞生以来,病毒已经存在数十亿年,是地球最古老的成员;而很多野生动物的出现,也远远早于人类。在漫长的演变中,病毒和动物之间互相摩擦、互相适应,因而很多动物身上就逐渐有了抗体。由此可见,病毒在自然环境中的存在时间之久、种类之多是人类无法企及的;而猎杀、食用野生动物,也是在破坏病毒的生存条件,无异于打开它肆虐人类的“潘多拉魔盒”。

我们可以来看看,这些年,动物病毒到底引发了哪些疫情。大多数专家认为,因为非洲一些国家捕食猿猴,当地人在屠宰或食用的过程中被感染,因此艾滋病毒传播到全球。还有罕见的埃博拉病毒,自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刚果的埃博拉河地区首次被发现至今,给非洲当地人带去了极大的痛苦和灾难;目前已经证实,非洲果蝠是宿主,而其传播的原因,正是因为非洲一些地区有猎杀蝙蝠类动物作为食物的传统习惯。还有2012年,在沙特阿拉伯首次爆发的中东呼吸综合征,也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经埃及墓蝠而最终产生疾病外流现象,是这种疾病的确切原因。

这一次次爆发的疫情,其实是在一次次不断地提醒我们:正是人类自己,打破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任何动物都是依赖自然而存在,都是生态链中有意义的一环;人类虽然脱颖而出成为万物的灵长,看起来比较高级,但我们依然要依靠自然界生活。这就要求我们要始终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能自诩为自然的主宰者,而是要尊重顺从自然、敬畏热爱自然。

但在生活中,忘乎所以的人非常多,他们自己觉得已经成为自然的主宰者,这在人对待动物的行为上就能看出。我们的餐桌上已经有丰富的肉类食品了,可就是有人还要偷偷去吃野味,似乎这样才有乐趣;我们已有足够的衣物用以保暖,可还有人就要披上动物的皮毛,似乎这样才有身份。我们已经有各种有趣的活动,可还要想方设法驯服动物来娱乐人类。电影《小飞象》大家还记得吗?里面的人类为了让可爱的小飞象表演赚钱,不但限制了它的自由,还要残忍地杀害它的妈妈;小飞象妈妈的眼泪,有没有让你感受到,动物也会伤心、也会悲痛?

很早以前,恩格斯就说过:“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海啸、飓风、沙尘暴,包括疫情,其实都是自然界对人类错误行为的抗议。

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次新冠病毒疫情给我们上的最大的一课就是:保护动物也是保护我们自己。对人类来说,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让它们在自然界自由生长,不去干涉、少去打扰,这才是保护自己最好的方式。十多年间,从SARS到新冠病毒,两次沉痛教训如果都不能让我们牢记,那就太不应该了。

听到这儿,同学们还记得涛涛在节目开头留给大家的问题吗,如果人类开枪后,会发生什么?没错,枪声响起后,熊和人都会跌落山谷。当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平衡失去后,大家都难幸免于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