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和公告 > 学校新闻
学校新闻

30周年校庆 | 榜样力量 追光前行之汪栎宬

2023-09-19

出彩世外人

 

回首往昔,峥嵘岁月,

桃李壮心不已;还看今朝,

斗志昂扬,学子风华正茂。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世外小学的优秀校友!

1.jpeg

汪栎宬

世外小学2015届毕业生

中学就读于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上外附中),2022年保送进入北京大学。

 

       一转眼,世外小豆豆的手办已经在我的书柜上待了十个年头。十年里,小学的回忆常常蹦入脑海,在迷茫的时候提醒我坚守纯粹与初心的可贵。30岁校庆之际,我想分享我与世外的几段回忆,有关一本书、一杆扫、一面墙、一群人。


01.我心目中的世外小学

一本书:Learning is a Game

     “English game is such fun, fun from A to Z…”

     “Aunt Picky wants a pumpkin, ‘oh which one will I buy?’”

     “On July the 20th, 1969, the Apollo 11 spaceship landed…”

      我想每个世外小学的毕业生都能随口唱出几段来自Joy of Learning的旋律。小学的每个清晨,姥姥都会打开录音机,用一段段dialog和chant唤我起床。一次次模仿、跟读、背诵,完美地夯实了我的英语口语基础——我至今无法想象比不翻开书本而靠一遍遍听磁带、复述背诵的听说训练更好的语言习得方式。

      世外带来的坚实英语基础不仅让我在后续的学习中游刃有余,从“learning English”走向“learning in English”,还让我在演讲比赛中屡获佳绩,初中、高中分别获得21世纪英语演讲比赛全国冠军,更让我拥有了交流的底气,在国际交换与对外讲述中国故事的场合自信表达。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思维的载体、文化的结晶。就像小学里在学习故事和活动中学习语言,又通过语言的载体了解到更多的科学技术方面的讯息。如今,我以语言为专业,但也将视野拓展到了戏剧、心理与数字的天地。世外的教育是一堂“成‘人’”的课,作为第一站,为我开启了从懵懂孩童成长为全面的人的旅程。

      寓教于乐中,世外的五年让我长出了真正的自信。

 

一杆扫:奉献快乐

      午饭前的一杆扫帚、一把簸箕,我拿了三年。

      我从来没有当过劳动委员,只是“顺理成章”地接下了这份工作,每天午饭前和劳动委员一起打扫教室。我的确热爱着这项工作,因为它能带来一种真实的“存在感”,我在为我所爱的集体,实实在在地做些什么。

       世外的生活在“社区韧性”上很有自己独到的方法:或是“今天我当家”,或是贯彻于所有课程中的团队合作,或是每学期一次的创意集体照……我在世外的生活中感受到了融入集体与奉献集体的快乐与价值感——无论是作为追随者还是领导者,都是一名积极的贡献人与工作者。

      进入中学后,这份甘于奉献的积极性让我受益匪浅。我先后加入了大队部、学生会,并在自己钟爱的戏剧社服务了6年时光。

      2021年6月,我作为社长和剧社的同学们在一周的时间内上演了五部话剧、六场演出,反响热烈,收获满满——这不仅需要足够的能力,更需要奉献的热情——为自己热爱的集体,为自己所在的社群,投入付出的驱动力。而这份热情的种子,是世外的生活为我播下的。

      劳动实践中,世外的五年让我感受到奉献的快乐。

 

一面墙:攀登不止

      小学时,最期待开学,因为每一个暑假校园都会有新变化。三年级那年,小学建了一面攀岩墙,从此我与这项运动结下了缘分。

      一开始只是课上爬:每周四的体育课,老师们把一群叽叽喳喳无比期待的小朋友带到攀岩墙前,认真严肃地整顿纪律后,教授平移、攀爬的动作。小时候身轻如燕的自己并不觉得这有什么难度,三下五除二就完成了;交叉手交叉脚的技巧至今都刻在脑海里。

      后来参加田径社后,老师常会在训练之后给我“开小灶”:一开始肯定是我软磨硬泡的结果,后来估计老师也觉得收我这个“关门弟子”还不错了,就也成了习惯,带我平移,帮我磨磨动作。这份“师徒情”让我在毕业典礼上抱着老师哭了好一阵子,大概也是我重视感情的性格很重要的来源。

      我们应该早已知晓小学毕业证书将会是通过攀岩的方式取得,但当真的攀在岩壁上,仰望着顶上的校长和老师们的时候,那份紧张与激动的心情还是会让手脚下意识地发抖,但随即化作向上的动力:一步一步,不能放弃,坚持下去,继续加油!直至拿到了那本拼搏换来的绿色证书,开怀笑着从空中降落。

      这份与攀登的缘分一路跟随我走进了大学。我加入了北京大学山鹰社(学生登山协会),并跟随攀岩队训练。面对四面的岩壁,更高、更陡、更难,我不敢说如今掌握了多么精深的技术,但我确信如今的自己拥有着攀登不止的毅力与渴望更高更快的拼劲。此外,我也学习了保护员的技术,就像曾经老师对我们那样,承担起保护他人生命、承托他人攀登的责任。

      这份追逐自然也延伸到了真实的山中。我问过自己,既然终究会下山,为什么还要去攀登?我的回答是:因为山就在那里。

      山高人为峰——攀登不止。

 

一群人:一生挚友

      我的世外故事的最中心,永远是那群最最可爱的人们:我的同学、我的老师、我的朋友、我的家人——陪我走过小学五年及往后生活的一个个鲜活热烈的生命。

     我的抽屉里永远放着一沓班级合照:我亲爱的2010级1班——我喜欢用“级”的概念来表述我的班级,因为那是故事永远的开始,而这段故事不会结束。班级里有42名同学,如今已经飞向了世界各地。我们已经陪伴彼此走过了12年的时光——事实上的陪伴,因为我们中的许多在进入中学后依旧是同学,甚至进入大学后依旧在同一座城市——每一次的聊天、相聚,都是那样的亲切不减。在这里就不记下我们之间的故事了——太多了,写不完,每一次聚会甚至都还能扒出点新故事。但我想在这里记下我最最真挚的愿望:一定,一定,多聚聚。

      毕业后的几年里我基本保持着每学期一返校的频率。每一次返校最期待的就是和老师们的交流。第一站一般是体育组,然后是科学组、数学组、英语组、校长室……一层一层地拜访,不愿意错过每一位相识的老师,然后赶紧加上微信——小时候喜欢中带点敬畏的老师们,如今都已是最好的朋友。老师们见证了我们从懵懵懂懂的小屁孩儿,长成了意气风发的少年,如今也已步入成人的世界;但换一个角度,我们也极有可能见证了老师们从刚刚迈出学生时代的青涩,到为人师、为人父母的成长。老师与学生,见证着彼此的人生。我无法在此一一记下脑海中与每一位老师的回忆,但同样希望写下些许质朴而真诚的愿望:愿我爱的老师们,同样幸福。

      世外的纽带系起了每一个在这个大家庭中的个体:同届好友、学长学姐、学弟学妹、邻居伙伴。到了中学,最惊喜的莫过于突然有人问你:“你是世外的?”最期待的莫过于又有一届世外的同学进入了中学,可以约着一起回小学探望老师了。我们中学上下几届世外的校友曾经拉过一个“上外人·世外心”的群聊,疫情前几年常约着一起返校。群聊里的大家,如今都是相识十年的老友了——足够熟悉,充满默契:平时天各一方,但只要有任何关于世外的新闻,或是提起了“世外”二字,一定兴致满满相互分享,短暂地回到那梦想开始的地方。


02.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回望小学的成长,离不开家人的支持。父母为我选择了世外小学,姥姥奶奶轮流在上海照顾我,家人在经济、精神、生活上源源不断地支持……这些不仅让我在小学期间长了四五十厘米的个子,更让我能够自由地飞翔在逐梦的天地间,去探索自己的可能,从孩童成长为少年。

      毕业典礼前最后一次彩排的时候,年级组长蒲老师和我们说:“请记住现在这个时刻,你们160多个人,整整齐齐盘腿坐在体育馆里的时刻。当毕业典礼结束,你们走出这座校园,这样的时刻就再也不可能了。”小时候的自己哪能意识到这句话的分量,直到后来长大些,才知道“再见”可能是“再不见”。但现在,当我在文档中打下这些话语,在脑海中忆起那些故事,好像又释然了很多:“再见”同样是说给自己的——郑重地在脑海中印下与每一个可爱的人经历的可爱的回忆,珍惜每一段故事、每一段缘分;然后,期待“再见”。

     世外于我,是最最珍贵的回忆宝库:有些时候其实会“害怕”开启,因为实在是太过美好——即使毕业8年,仍会不住地陷进回忆,多少感到“怅然若失”。但当我真正写下这段文字,心中所感受到的却是一股无比强大的积极力量——在忙碌的生活中,带着心中的美好与最初的坚定,向前看、向前走。

      最后,祝福世外小学30周年校庆快乐!期待与你共同书写下个十年的崭新回忆。


03.世外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