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那些让你捧腹大笑的动画片,或是让你紧张到屏住呼吸的电影,背后的声音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角色的声音有时低沉有力,有时又尖细刺耳?其实,这一切都离不开声音的“秘密武器”——振动!
今天,madam要带你走进科学课堂里一个超有趣的项目——“我是配音师”!通过为电影片段配音,你不仅能过一把“配音”瘾,还能揭开声音背后的科学奥秘!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用声音“玩转”科学!
第一部分---走进配音师的专业世界
让我们先来看看真实世界中配音师是如何同步为影片配音的吧!,
要身临其境的制造出符合影片情境的声音可真不简单。同学们首先分析归纳了专业配音的工作流程,计划通过对以下四个子任务的达成,来为一段动画电影,完成配音工作。
第二部分---体验配音师工作流程,用身边的材料模拟声音为动画片配音
课堂内通过实践像专业配音师的工作路径,小配音师们一起合作完成对电影片段的配音。快来让我们看看课堂里,他们是怎么工作的吧!
第一步:观看影片片段,分析声音需求
首先,在确定好需要配音的电影后,配音师们需要仔细观察动画中的场景和角色动作,思考需要哪些声音效果。例如:脚步声、水声、风声等等。
第二步:寻找身边的“声音材料”,制造声音
要营造身临其境的声音可不简单,小配音师们发现要制造出音质、轻响、高低都接近原声的声音,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于是他们开动脑筋,使用身边的材料去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影响声音高低轻响的因素。
为了找倒合适的材料和发声方式,达到更完美的配音效果,他们还借助了Audio Analyzer来辨析声音的高低轻响。通过对比不同声音的波形,你会发现:声音越响,振动幅度越大——波形“长高”了;声音越高,振动频率越快——波形“变密”了。
第三步:小组合作配音,调整效果
接着每组学生可以同步视频现场配音,也可以选择使用录音设备(如手机或平板电脑),录制自己制作的声音。在录制过程中,要注意声音的响度和音高。如果想要声音更响,可以加大动作幅度(比如更用力地揉搓塑料袋);如果想要声音更高,可以加快动作频率(比如更快地抖动纸张)。还有的小组配音录制完成后,将声音导入简单的音频编辑软件,为动画片段配上了音效。真是精彩纷呈。
下面就让我们欣赏一个小组为电影《哪吒1》片段的配音作品,老师保留了原片中的人物对话声音,其它声音均由学生用不同的物品同步配制而成。
现在,轮到你了!试着在家里用手机录制一段声音,观察波形的变化,或者为一段视频配音,看看你能不能“玩转”声音!欢迎分享你的配音作品,或者告诉我们你发现的声音小秘密!
让我们一起用声音“玩转”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