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世外小学的校园里科创热情持续高涨。世外小学学子在多项国家级、市级高水平科创竞赛中不畏强手,勇于创新,凭借扎实的科学素养、出色的实践能力和独特的创意视角,斩获多项大奖,捷报频传,充分展现了世外小学在科技创新教育领域的丰硕成果。
在备受瞩目的ICC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 比赛中,世外小学学生从省赛到国赛一路高歌猛进。在省赛阶段,同学们围绕各类主题,提交了多份充满人文关怀与科技智慧的发明作品,成功斩获多个一、二等奖,并顺利晋级全国总决赛。在强手如云的国赛舞台上,世外小学学子沉着应战,其作品凭借巧妙的构思和切实的可行性,再次荣获全国级奖项,赢得了评委的高度认可。
与此同时,在第四届上海市青少年人工智能与编程实践活动的赛场上,世外小学的小创客们同样大放异彩。他们熟练地运用编程、传感器和机械结构等知识,设计出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智能装置或算法模型,在竞技中展现了卓越的计算思维和动手能力,荣获一、二、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在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宋庆龄儿童发明奖评选中,世外小学学生的发明作品同样脱颖而出。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更蕴含了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最终荣获佳绩,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成绩展示:
赛事名称 | 所获奖项 | 参赛选手 |
ICC全球发明大会(省赛) | 一等奖 | 陈慕阳 |
ICC全球发明大会(省赛) | 一等奖 | 陈子颉 |
ICC全球发明大会(省赛) | 一等奖 | 范恒嘉 |
ICC全球发明大会(省赛) | 二等奖 | 洪宸 |
ICC全球发明大会(省赛) | 二等奖 | 朱致远 |
ICC全球发明大会(省赛) | 二等奖 | 潘思伊 |
ICC全球发明大会(国赛) | 一等奖 | 陈慕阳 |
ICC全球发明大会(国赛) | 二等奖 | 洪宸 |
ICC全球发明大会(国赛) | 二等奖 | 朱致远 |
ICC全球发明大会(国赛) | 二等奖 | 潘思伊 |
ICC全球发明大会(国赛) | 二等奖 | 范恒嘉 |
ICC全球发明大会(国赛) | 三等奖 | 陈子颉 |
第四届上海市青少年人工智能与编程实践活动 | 一等奖 | 洪宸 |
第四届上海市青少年人工智能与编程实践活动 | 一等奖 | 朱致远 |
第四届上海市青少年人工智能与编程实践活动 | 一等奖 | 潘思伊 |
第四届上海市青少年人工智能与编程实践活动 | 三等奖 | 佟曼伊 |
第四届上海市青少年人工智能与编程实践活动 | 三等奖 | 蒋伊辰 |
2024-2025学年中国“芯”助力中国梦 全国青少年通信科技创新大赛 | 二等奖 | 范恒嘉 |
2025年徐汇区“常阳杯”青少年人工智能奥林匹克挑战赛 | 二等奖 | 林安喆 |
2025 第二十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上海地区)
| 一等奖 | 陈慕阳 |
第二十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全国) | 银奖 | 陈慕阳 |
风采展示:
陈慕阳
在2024-2025学年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ICC(Invention Convention China)的比赛中,我分别获得了上海市一等奖和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参赛作品“i Milk Box 智能奶箱”是在学校“奇思妙想”校长奖获奖作品基础上的优化迭代版本。这件作品的起源是我发现:“送奶”和“取奶”时间间隔过长容易导致鲜牛奶变质,这是鲜牛奶订购的普遍痛点,我的作品目标要解决鲜牛奶冷链保鲜的最后一环,同时兼顾安全。
我的作品通过蓝冰和保温材料保持低温环境,具有温湿度探测,箱状态监测,奶箱端多重信息显示(实时温度,温度预警,加入蓝冰提示,鲜牛奶在箱提示),门控管理,门状态监测,两种奶箱端人机交互功能和交互式手机客户端等七大功能,客户端除可实时查询奶箱状态信息以外,还可获取准确的送取奶时间,并支持一键远程开箱。
在比赛现场,和评委老师的交流过程中,我还理解了发明家除了发明创造以外,还要思考自己发明的市场潜力,包括:目标用户:你的发明是为谁设计的?商业模式:你打算如何让它被生产和使用?成本分析:制作一个原型花了多少钱?如果大规模生产,成本会是多少?这在我的心中埋下了一颗不仅是科学家,更是“创新者”和“企业家”的种子。
ICC正如其名“全球发明大会”,更像是一个小小发明家的嘉年华。在这里,小小发明家们不仅是在比赛,更是在交流分享。我们可以向其他人介绍自己的发明,也可以好奇地去了解别人的创意,互相学习、互相鼓励。这种开放、包容的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大家的创造热情。
陈子颉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和我一样的经历,脑袋中总有十万个为什么,也常常会闪现各种异想天开的小念头!而这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往往就是发明创造的小种子!
曾经看到爸爸繁琐的喝着功夫茶,我就在想:喝茶好麻烦啊,能不能有一种既方便,又保留传统的喝茶方法?于是我就开始“折腾”起来——画设计图、探究电路、摆弄各种元器件。渐渐地一个“会变身、会说话的茶包”的构想形成了。
通过一次次反复设计、修改、尝试,制作雏形,到基本定型,直至最终成品,看似简单的小发明,却经历了许多的挫折和困难,也闹出了不少的趣事,而正是这些特别的经历,让发明变得像闯关游戏一样让人上瘾,欲罢不能!
最后当我真的做出了“会变身的茶包”,并获得全国发明大赛奖励的时候,我真的觉得:天呐,发明太酷了!
所以同学们,不用等长大,不用觉得很难——每一个异想天开,每一个“能不能…?”都可以是发明的开始。说不定下一次站领奖台上的,就是你!
洪宸、朱致远、潘思伊
大家好,我是“飞天小潘达”科创小队的队长洪宸。这个暑假,我和我的队友朱致远、潘思伊一起参加了全球发明大会的市赛、国赛和第四届人工智能大赛,很幸运我们的项目——“奇迹光导”自行车主被动安全实时可视化交互穿戴系统,获得了3个大奖。
作为一个科创迷,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科创的魅力不仅仅成功,而是在失败中成长。记得在参加全球发明大会省赛时,我们的设备在运输后突然“罢工”了,元器件接触不良,转向灯怎么都不亮。眼看着评委就要过来了,我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满头大汗。就在最紧张的时刻,我们没有放弃。我和队友们急中生智,一边用表演模拟出系统工作的场景,一边赶紧找出我们平时研究时录制的视频给评委老师看。我还拿出我们的发明日志进行详细地介绍。没想到,这个“特别”的展示反而让评委老师看到了我们的创意和努力,最后我们不仅顺利晋级国赛,还成为了全国唯一一支入选“全球青少年国际交流”的小学队伍!
这段经历让我深深体会到,做科创不怕遇到困难,最重要的是在挫折中不放弃,和伙伴一起想办法,每一次挑战都能让我们变得更强大!
佟曼伊
这个暑假,我参加了第四届上海市青少年人工智能与编程实践活动。当我选定“可持续发展”这个主题时,心里既兴奋又没底。我的作品从构思到成型,真是一段充满挑战的旅程。
设计阶段,想法很美好,但一到动手搭建和编程调试,问题就接踵而来。传感器不够灵敏,程序逻辑出现漏洞,模型运行总是不如预期……那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会遇到新的“拦路虎”,有时甚至想,是不是一开始的目标定得太高了?
就在我最困惑的时候,指导老师给了我关键性的帮助。老师没有直接告诉我答案,而是引导我一步步分析问题根源,鼓励我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这个过程让我明白,遇到困难时,冷静分析和寻求帮助是多么重要。
当作品最终调试成功的那一刻,那种战胜困难的喜悦和成就感,简直无法用语言形容!这次经历让我收获的不仅仅是人工智能的新知识,更真切地感受到了创新的力量——一个看似简单的想法,通过坚持和努力,真的可以变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得知我的作品荣获上海市三等奖,我当然非常开心。但对我来说,比奖项更珍贵的,是这次勇敢的尝试带给我的成长。我深刻地领悟到:“勇敢尝试比结果更重要”。未来,我会带着这份勇气和热爱,继续探索更多未知的科技领域,用创造点亮生活!
范恒嘉
这个暑假,我的科创之旅充实而难忘。当我站在世界机器人大赛和白名单赛事全国总决赛的领奖台上时,心中充满感激。回望这段历程,我深深感到,正是学校扎实的STEAM课程和富有挑战的科创营,为我的梦想插上了翅膀。
在学校的STEAM课上,我第一次接触到编程的逻辑和机械的奥秘。那些有趣的实验和项目制学习,不仅激发了我的好奇心,更教会我如何将知识应用于实践。而暑假的机器人赛前集训,则像一个真正的“造梦工厂”。在那里,我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起,将课堂上的奇思妙想变为可触碰、可运行的项目。从三亚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赛—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到郑州的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全国总决赛,每一次登台竞技,我所依靠的都是在学校日积月累的训练成果。
对我而言,比奖项更珍贵的,是在这些比赛中积累的实战经验和学会的团队协作。这段经历让我飞速成长。是世外这片肥沃的土壤,让我这颗热爱科创的种子得以生根发芽。未来,我将带着这份收获与感恩,在科创的道路上继续勇敢探索!
世外小学长期以来坚持以科技教育为办学特色,创设STEAM课程,强调发挥学生的个性和潜质,注重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每年定期举办校园科技节主题活动,在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荣誉是肯定,更是新的起点。相信在未来,将有更多的世外学子在科创的星辰大海中扬帆远航,用智慧和创意点亮更加美好的明天!
撰文:科学教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