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小学国际部一年级的同学们围绕 “简单工具与机械” 这一 UOI 单元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且富有教育意义的探究活动。通过课堂学习与实地参观,孩子们深入了解了简单工具与机械的奥秘,收获了知识与实践的双重体验。
在课堂上,“简单工具与机械的工作原理”、“简单机械的组成部分” 以及 “简单工具与机械的需求” 成为了同学们探究的主线。他们学习了螺丝、滑轮、齿轮、斜面、轮轴、杠杆和楔子等多种简单机械和工具。老师们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孩子们讲解这些机械的基本结构,比如通过动画演示齿轮如何相互咬合转动,利用实物展示杠杆的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在讲解运作原理时,同学们积极思考,踊跃提问,课堂氛围十分活跃。他们探讨着这些工具在古代和现代不同时期是如何帮助人类的,从古代利用杠杆撬动巨石建造金字塔,到现代建筑中利用滑轮吊运建筑材料,孩子们惊讶地发现简单工具与机械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通过实际案例,孩子们进一步认识到这些工具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在建筑施工中,吊车的滑轮系统能够轻松吊起沉重的建筑材料;在交通工具方面,自行车的轮轴和链条构成了简单的机械组合,让骑行更加省力高效。同学们纷纷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简单工具与机械,有的提到家里的门把手是轮轴,有的说升降晾衣架用到了滑轮。这种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对知识的探索欲望。
为了让孩子们有更直观的体验,学校组织同学们走出校园,来到郊外的木工工作室参观。一进入工作室,琳琅满目的木工工具便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工作室的黄老师热情地迎接孩子们,随即开启了展示环节。在这里有很多大型的木材加工机器,黄老师带领大家参观之后便演示如何精准切割木头。只见他把机器一开,将一块长方形的木板缓缓推入机器中间的齿轮之处,随着一阵刺耳的声音之后,一块木板被精确地一切为二。
讲解抛光操作时,电动抛光机嗡嗡作响,黄老师双手巧妙把控,原本粗糙的木板表面逐渐变得光滑如镜,反射出柔和的光泽。
钻孔演示更是让孩子们看得目不转睛,钻头飞速旋转,轻而易举地在木板上钻出规整的圆孔。孩子们紧紧围在黄老师的身旁,脖子伸得长长的,眼睛一眨不眨,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眼中满是好奇与惊叹,那专注的神情仿佛要把看到的一切深深烙印在脑海中。
紧接着,轮到孩子们自己动手实践了。孩子们的任务是制作一款木头台阶玩具,借助摇杆等机械原理,实现玻璃弹珠自主 “走” 楼梯的神奇效果。在黄老师与工作室工作人员的悉心指导下,小家伙们迅速化身为专注的 “小小工程师”。他们神情庄重,小手微微颤抖却又带着十足的认真,轻轻捧起零件,目光紧紧锁定,仔细地将零件一一对齐,动作轻柔得如同在搭建一座无比珍贵的梦幻城堡,小心翼翼地拼装在一起。
孩子们需要将大小各异的圆圈与木头方块精准拼接,构建出一个能够上下灵活摇动的台阶装置。这任务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每一步操作都要求孩子们全神贯注、细致入微,容不得丝毫差错。因为一旦拼接过程出现哪怕极其细微的偏差,那颗承载着大家期待的玻璃弹珠,便会在 “行走” 途中陷入僵局,只能在原地无奈卡顿,无法顺着台阶顺利滚落。
面对这一挑战,孩子们并未被困难吓倒。他们紧紧盯着手中的材料,小手灵活地摆弄着圆圈与方块,一次次尝试将它们拼接在一起。起初,不少孩子拼接完成后,满心期待地放上弹珠,却眼睁睁看着弹珠在台阶上戛然而止,停滞不前。但他们没有丝毫气馁,迅速围聚在一起,仔细观察装置,认真讨论问题所在。他们不断调整拼接方式,再次尝试。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当一颗玻璃弹珠在他们精心打造的台阶装置上,顺着摇杆的引导,稳稳当当地一级一级滚落时,孩子们激动得欢呼雀跃。这一刻,成功的喜悦如同一股暖流,在他们心间缓缓流淌,所有的努力与付出都在这一瞬间得到了最美好的回报 。
此次围绕 “简单工具与机械” 的探究活动,不仅让世外小学国际部一年级的同学们学到了丰富的知识,更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实践能力。通过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孩子们对简单工具与机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相信这些宝贵的经历将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探索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撰文:孙菁华
摄影:阳婷、谢恒